疼痛的意义:其实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


       关于疼痛,我们有两种不端正的态度,一种是过度竞争化,一种是过度诗化。


       汤唯有句名言:我喜欢疼痛,否则就觉得不真实。没有疼痛就没有现场。疼痛是我热爱的的方式。她喜欢一部《AMOUR》的法国电影,讲两位老人家,妻子中风了,丈夫为了不让妻子屈辱地死去,而用枕头捂死了妻子,然后绝食而亡。用文艺女青年的视觉,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死亡是要优雅、美丽的;而中风则是对这种诗意的破坏;用早熟者的竞争思维看,中风就失去了功能,就是不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。


       疼痛对文艺女青年的意义,在于它是一种诗意,如西施攒眉捧心,有一种看海棠花开,吐血斗升的美;而疼痛对早熟青年的意义,在不它为我们提示一种“头悬梁锥刺股“的励志激情。


     两者其实都过度渲染了疼痛而回避了疼痛本身。疼痛就是疼痛,就像中风就是中风,丧失就是丧失一样。无论是早熟者还是晚熟者,都失去了一个普普通通存在的可能性。一切极端有有着渴望中庸的势能,因为他们都是违反自然的能量守恒定律。就像过度浇水和过度干旱花都容易死一样,往往我们无法承受痛苦和面对现实的时候,我们都会牺牲掉一部分来承受丧失。早熟者牺牲的是自我,晚熟者牺牲的是外界,但迟早他们都要面对自己的瓶颈——我们都需要平凡地存在。


       就像汤唯一样,她出乎意料的迅速结婚,她说,机会来了就要赶紧抓住。她还说,她对爱情的定义不再是两个人一条狗一起走天涯的故事了,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——她不再完全认同父亲那种浪迹天涯的生活,也不再认同母亲宅在家里的生活,她开始新的路程,那就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子过接地气的生活。


       当我们不再神化自己,也不再妖魔化外界的时候,我们就能回归真实的自己。


评论
热度(2)

©  | Powered by LOFTER